政府与市场 产权与合约 垄断与竞争 价格与管制 货币与金融 经济学与经济学家       农民问题 土地制度 教育改革 医疗改革 国企改革 法治建设 企业家

不能仅靠政府拉动经济

中国还是一个转型经济,除了像发达国家那样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要更多地考虑体制性政策。

一部未完成的产权改革史

30年的改革,尤其是早期农村改革经验,也许为我们指明了未来改革的道路:尊重基层的创新实践,把国家权威用对方向,降低人们对制度变化的心理障碍、认识障碍,使得分散的、矛盾的个别利益合成一个建设中国现代化的伟大力量。

以规则的确定应对结果的不确定

如果我们在法治社会与市场经济的基本制度方面,经过改革奠定一个扎实的基础,那么只要几个确定程度很高的规则,就不但能够帮我们应对未来还可能带来危机的不确定性,而且也能够帮我们获得未来的机会、运气和财富。

改革土地制度 促进城乡协调

土地总是属于农民的,不论是过去的个体农民,后来的合作化农民,还是集体化农民,或者在30年前开始的土地承包制农民,土地总是属于世世代代居住、生活、劳作于其上的农民的。这一点是历史决定的。

体制政策要靠前

现在,物价环境松动,更应明令取消所有临时价格干预措施。要知道,离开了灵活的相对价格指引,连什么是内需、什么是外需也讲不准的。

向内转型的困难

万不可把向内的困难看轻了。几天前到温州,见到很多老朋友,交谈涉及企业经营向内的转变,以他们的经验和见识,一致认为此次转变不会很容易。

让相对价格发挥更大作用

全球金融危机冲击之下,中国要趋利避祸,开门见山第一件事,是让相对价格发挥更大的作用。

为什么是国家发展研究院?

作为中国北京大学的一批知识分子,我们有志于继承传统,探讨当代国富的道理,也就是研究人民本位的国家发展,为中国的现代化事业做出我们力所能及的贡献。

公司理论与中国改革

科斯用了他老师当年用过的一个形象的比喻,真实的市场经济好比大海,公司就是海洋中的那些大大小小的岛屿。在科斯看来,在交易费用与组织成本并存的真实世界里,海洋不可能覆盖一切,岛屿更不可能覆盖全部海洋。

中国要争取独善其身

通货膨胀和景气收缩固然受全球趋势的影响,但并不意味每个国家只能被动跟随、无所作为。

保经济增长 不一定要松货币

保经济增长有很多办法,不一定非要通过松动货币的办法。这个时候更应该咬紧牙关,运用灵活的结构性政策、改革的政策来保增长。

货币不能松

最近不少人说,货币政策不管用。类似的话过去听到过多次,诸如利息不管用、汇率不管用、价格不管用。既然“不管用”,为什么还要说它呢?恐怕还是管用的。也许此论的真正含义是,从紧的货币政策不管用,松一松就管用了。

邓小平做对了什么?

30年来中国的经验的确证明,未来绝不是宿命的。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只要坚持改革开放以来被实践证明做对了的事情,继续推进尚未完成的改革事项,未来的历史将有机会再次证明人们关于中国的乐观断言。

通货膨胀与价格管制:谨防一错再错

如果说“松货币”是一错,“紧物价”就是再错。对付通货膨胀要谨防一错再错,考虑“釜底抽薪紧货币,松动价管促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