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与市场 产权与合约 垄断与竞争 价格与管制 货币与金融 经济学与经济学家      | 农民 土地 教育 医疗 企业家      | 书籍 联系方式 个人空间
浏览路径〉首页/国企改革/ 企业家/ 挑灯看剑/可惜了,科龙


可惜了,科龙

2008-09-26 Friday 13:01:32

可惜了,科龙

周其仁

最近读科龙的报道,被一个问题折磨:要是还由创业老总潘宁那一代人领导,科龙至于落到今天这步田地吗?知道历史不容假设,可忍不住就要那样想。因为对潘宁和当年的科龙有过直接的接触,有几句不吐不快的话,要写下来。

第一次见潘宁,是1998年在成都。当时科龙到西南大展拳脚,收购一家军工厂的车间改建冰箱生产线。听潘宁的讲话,沉稳里透出豪情。当时中国出现通货紧缩,经济景气“冷”得厉害,科龙偏偏在那个时刻大举投资,不能不触发我的好奇心。当面问潘宁,他只回答了一句——到热的时候就晚了。从此我对科龙就上了心。

几个月后,河北省请潘宁给当地企业家讲话。得到消息,我凌晨起身从北京赶到石家庄听他的报告。还是那个风格,沉稳里透出豪情,阐释经营企业的核心理念——不熟不做。潘宁讲得仔细,河北企业家听得入神,我这个研究经济的更觉得“执到了宝”。午后,潘要赶北京的航班到香港,碰巧科龙的车子没有办妥进京证。我看时来运到,毛遂自荐说自己1986年就拿到驾照,不妨让我捎他回北京。没想到,潘总还真敢上我这个北大教书先生的车。

回程路上下雨,我要集中对付路况,但还是有几句交谈。科龙1993年在香港上市,所以潘宁时不时要到香港出差。谈到香港内地企业经营环境的差别,潘宁在车上有一句话让我至今难忘。他说,在香港不需要结识官员,百分之百的时间可以用于市场和业务;回来呢,你非应酬不可!我想,从细部观察,中国的改革还有千山万水要走。从此我访问企业就多了一道必问的题目:多少时间用于市场?多少时间应酬官场?

有了给潘宁当过一回司机的交情,次年我到科龙作调查就顺理成章了。潘宁完全不管我,想找谁谈就找谁谈,想问什么就问什么。记得在容奇镇住了一周,每天到科龙不同的部门访问。对我帮助最大的是潘宁创业团队里的陈总,最早的三只“容声”冰箱——也是国内第一次生产的双门冰箱——就是他在1984年领着几个师傅手工敲出来的。陈总告诉我,那三只冰箱拉到香港技术鉴定合格,但要申请国内许可却比登天还难。

其间的千辛万苦按下不表,反正,科“龙”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腾飞。到1999年,科龙冰箱产量265万台,年销售额58亿元,利润6.3亿元。即便是今天,媒体里一片科龙的负面消息,我还是认为,将来的人要知道“中国制造”是怎样一回事,科龙当年的故事应该是一个缩影吧?

科龙问题的根子是产权体制。1984年创办的公司,不是国有就是集体。但是实际上,“出资”的不只是镇政府的几万块钱,还有潘宁创业团队的企业家人力资本。市场竞争的压力使企业的控制权落在企业家手里,但原先的体制却不承认企业家人力资本的合法产权。这种特别的问题,在那个时代创办的公有企业里普遍存在。也正是市场竞争的压力,逼迫这类企业改制。

但是1999年那次调查,我没有弄明白,为什么地处顺德的科龙在企业改制方面如此缩手缩脚。读者可能知道,顺德是全国中小国有、集体企业转制的一个发源地。早在1993年,国有顺德糖厂资不抵债,靠卖设备发工资,逼得由员工出资持股“租赁”经营——“企业转制”由此诞生。是年底,顺德市、镇两级工业企业的30%完成了转制。顺德政府顺势提出“产权明晰、贴身经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作为企业转制的纲领。

科龙也转了制。先是员工认购了20%股权,后来又分别在香港、深圳交易所上市。但镇政府的实际控股地位始终没有改变。潘宁深恶痛绝的“应酬官场”,还是有制度基础。我当时不明白的是,为什么在发明了“靓女先嫁”改制方略的顺德,政府还一定要在市场竞争激烈、潮起潮落的家电行业里,维持在科龙公司的控股地位?问过潘宁和他的创业团队,也问过时任镇长徐铁锋,他们都语焉不详。

既然“政府控股”,有些结局就难免。就在1999年,因为“到了退休年龄”,62岁的潘宁从科龙下课——虽然从来没有清楚地论证,为什么企业家与政府官员一样到点就要退下。次年,科龙从上年盈利6亿元变成报亏8亿元;再次年,报亏12亿元。2001年,我又到容奇镇。潘宁一家远走高飞,据说再不想回来。陈总还是够朋友,送我一套他历年为科龙质量管理编写的技术规范,但明言“不谈科龙一个字”。真正物是人非!我心有不甘,不顾“礼仪”直闯科龙总部。见到了徐铁锋——他已从镇长变为科龙的CEO——正主持新买主的进入;楼上新董事长的办公室刚刚装修完毕。命运已定,还谈什么好呢?

去年回应某些人对企业改制的高调指控,评论到科龙案例:“如果还是潘宁掌控科龙,或者在创业人时期就彻底完成改制,我认为格林柯尔入主科龙就没有那样容易。”要点是,正因为没有彻底改制,才导致了科龙的下场。这其实是2001年我最后一次离开科龙大楼时的想法。

疑团还是没有解决:为什么当年科龙不以潘宁的创业团队为基础完成改制?半个月前到顺德,我再次讨教。了解当年实情的人很难找了,科龙又一次风雨飘摇,不便打扰。看来又要再待来年了。不料临走时,当地一位朋友拿出一本《大道苍茫——顺德产权改革解读报告》(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送我。书是大记者徐南铁写的,其中交代了坚持政府控股科龙的原委:时任的镇党委书记陈伟先生根本就不赞成顺德市“靓女先嫁”那一套。

这位很有资历的书记并不完全反对转制,而是主张“留大、去小、转中间”。科龙既大又靓,当然不能嫁。书中记录了陈伟当年的盘算:“科龙可以卖四五十亿元,还掉六七亿元的贷款,还剩下不少。我这当书记的三五年可以不干活,日子好过得很。但是以后怎么办?”(第112页)他应该不会想到,仅仅几年“以后”,科龙只要三个亿就被出让。他更不会想到,当年辉煌的“国家级”企业,竟然以今天这般面目出现在投资人和公众面前。

无论当年的主政者今天怎么想,科龙的结局似乎是时也、运也、命也。欲哭无泪,只能道一句:可惜了,科龙。

2005年8月2日

本文归类为:国企改革/ 企业家/ 挑灯看剑。请用RSS2.0功能订阅本站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