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与市场 产权与合约 垄断与竞争 价格与管制 货币与金融 经济学与经济学家      | 农民 土地 教育 医疗 企业家      | 书籍 联系方式 个人空间
浏览路径〉首页/企业家/ 世事胜棋局/ 政府与市场/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2008-09-30 Tuesday 14:43:25

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衬衫换飞机”的经济学(之一)

周其仁

去年5月,商务部长薄熙来在巴黎讲过一句话:“中国只有卖出8亿件衬衫才能换回一架空客”。这句话原本是讲给欧盟贸易代表听的,旨在平息他们在中国纺织品出口的凌厉攻势下难免激动起来的情绪。

应该没有料到,这句颇为传神的陈述也刺激起国内的情绪。“中国好惨哪”,一位网友由衷地为此神伤。媒体上很快出现了“什么时候才能改变‘衬衫换飞机’”的标题问号。“中国可以造神舟六号,为什么就造不出大飞机”接踵而来,对中国航空器制造业提出严肃质疑。一位受人尊敬的权威摇头说,现在这样的工业不过是建立在沙滩之上。还有一个日本公司的中国雇员,痛斥现在的“中国制造”不过是给人刷盘子、赚小钱。更有一位自称“海外自由派”的美国华裔教授,跨洋越海发表了“中国不能永远给世界打工”的声明。

衷心说实话,区区在下对所有“中国制造”的产品一律感到自豪。其中,对以“8亿衬衫”为代表的大批量、廉价、没有自主知识产权、“只赚辛苦钱”的工业制造,我也认为是很了不起的一项成就。这些遭人看不起眼的生产,不但奠定日后中国工业登堂入室的基础,而且现在就造福于人类数目最多的消费者和生产者。

麻烦来了。现在人言滔滔,批评意见如潮,我还要不要讲出自己的看法?讲出来了,根据又何在?正好春节放假,《经济观察报》和《英国金融时报》分别停刊一周,没有编辑催发文章,干脆拿出一张白纸,写下《“衬衫换飞机”的经济学》几个字。这门经济学开门见山第一定律,就是本文的题目——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先就事论事一番,说明“衬衫换飞机”这回事,没有任何当事人吃了亏。“空客”不是赢利性产品,要靠欧洲四国政府的补贴才能维持生产。补贴的数额,一说80亿欧元,而空客的竞争对手美国波音公司直指150亿。无论是多是少,巨额补贴随空客飞机一起“外卖”,买家不说占了便宜,总也不能说吃亏。反过来,中国衬衫怎样利薄也要赚点钱——否则业者一定退出不玩了。8亿件赚一点小利的衬衫换一架享受巨额补贴的空客,中国人吃亏吗?我的看法,这买卖实在值!

对方也不亏。别的不论,同一架空客与当今世界中国以外任何一个国家交易,能换到8亿件衬衫吗?如果欧洲人非穿他们自造的衬衫不可,那么我可以担保,同样一架空客换不来8亿件衬衫的三十分之一。这样看,搭着补贴卖空客换衬衫,对方还是物有所值。是的,市场交易是双方都合算的事业。

平等吗?很时髦的话题。我的看法取决于“平等”这个词汇的确切含义。如果平等是指“在同样的交易准则面前人人平等”,那么“衬衫换飞机”就是平等的,因为无论衬衫还是飞机,都是在供求的竞争中定价——交易各方遵循的是同一套市场准则。

但是对于其他的“平等”含义,比如生产空客的欧洲工人与制造衬衫的中国工人的薪资和福利水平、劳动和生活条件、受教育和训练的程度及机会、下岗的可能性以及社会保障待遇等等,那么“8亿件衬衫换1架空客”的贸易就不平等、而且一般说来也绝不可能平等。

怎样应对呢?政治和社会多方面的改革都重要,但以经济论经济,我认为最普遍有效的准则,还是“什么山上唱什么歌”。这句看似老土的大白话,包含着重要的哲理。这就是,无论个人、家庭、企业、地区和国家,参加经济竞争一定要从自己的实际限制条件出发,在限制下求快、求大、求增长,在限制下求后来居上。

那么,中国现在究竟是一座什么样的山?我认为,中国有别于世界上任何其他国家的最显著特征,就是工业化和现代化进行了多少年,仍然还有数亿农村人口被排除在工业、城市和现代文明之外。在这样一座山上,唱什么歌才合适呢?

“优先发展重工业?”唱过的,也重要——否则难以建立独立的国防。但是卷入的人口实在不够多。绝大多数人还是靠传统农业为生,工业没有国内市场支持,曲高和寡,唱不下去的。“政治动员的全民工业大跃进?”也唱过。可脱离了市场的指引,生产为满足政治口号而不是人民的实际需求,大起大落穷折腾,结果不能持久。

还是改革开放的曲子把中国唱上了道。国际开放、市场指引、地区竞争、民营为主——旋律不复杂,当然也远谈不到细腻。但是从效果看,特别是从转移数以亿计的农村人口的角度看,这实在是一场人类经济史上的革命!离开了“市场导向的工业化”,哪里可以想象中国可以为全世界产生天文数字的鞋、衬衫、服饰、玩具、眼镜、打火机、自行车、缝纫机、家用电器、礼品和家具?不生产如此海量的产品,又怎么带得动那巨量的人口卷入工业化和城市化?

是的,每一个评论家都可以批评毛病和缺陷,从环境破坏到能耗太高,从没有核心技术到缺乏品牌,从恶性竞争到产能严重过剩。这些账不认不行,也需要大批实践家一一解决这些问题。但是愚见以为,把所有这些账加到一起也还是小账。大账是尚有数亿农民有待完成农转工的大搬迁。拾小弃大,以为我们登上了欧美或者日本的山,可以大唱咏叹调了吗?

中国这座山还相当宽。就是说,发展极不平衡,各种传统与现代、不同的技术文化层次,并存共生。这样一座山上,本来就允许多种曲子并唱,不需要搞得那么单一。为什么资本密集、技术密集的产业就不能和劳力密集的产业并存呢?它们都可能合乎中国的比较优势,因为给定中国的人口规模,这个国家完全可能同时具有多种比较优势。

但是我们的经济思维,还是偏爱“舆论一律”。常常非把一个曲调同其他曲调对立起来不可。倡导高科技吧,似乎低科技再也不值得一提;高举“自主知识产权”呢,“他主知识产权”好像再也无用武之地;讲了品牌,代工、贴牌、外包等灵活的合约生产方式仿佛一下子就失去了经济意义。

认真看看脚下的中国之山吧。她是那样的景色迥异,多姿多彩。讲过了,数以亿计劳力从事的产业,技术含量不可能太高,产业组织也不可能一步到位。这是相当长一个时期内中国经济的“主旋律”。不过这个论点,并不反对中国还同时可以并存数千万人的高科技产业,数百万人规模的尖端技术,甚至数万、数十万人的超尖端技术。多样并存的旋律一定就是乱来吗?不一定。搞得好,浑然一体如同中国的大好河山一样,也可以很美的。

讲到底,“什么山上唱什么歌”是高度依赖常识的经济思维。在中国还不能造大飞机之前,能用衬衫换飞机,总比两手空空强。假以时日,中国自己能造大飞机了,那就拿衬衫换别的好了。有没有这么一天,中国再也不造衬衫,专门拿自产的飞机换衬衫穿?也有可能的。不过那就需要《“衬衫换飞机”经济学》的第二定律登场,且听下周分解吧。

本文归类为:企业家/ 世事胜棋局/ 政府与市场。请用RSS2.0功能订阅本站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