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与市场 产权与合约 垄断与竞争 价格与管制 货币与金融 经济学与经济学家      | 农民 土地 教育 医疗 企业家      | 书籍 联系方式 个人空间
货币与金融

汇率评论之三十:“伊拉克蜜枣”与治理通胀

千万不要以为把所有物价都冻结起来,就等于控制了通货膨胀。要明确,稳定物价绝不等于稳定通胀,正如管住了温度计并不等于管住了气温一样。

周其仁:避免最糟糕的政策组合(《中国改革》采访)

中国还远远没有充分释放市场化的潜力。诸多后果之一就是难以平衡不断被动超发的货币。根据中国改革的早年经验——“水多了加面”——比较合理的政策组合似乎应当是,或动员更多的资源进入市场,以消化源源不断超发的货币。

汇率评论之二十九:货币无侥幸

以健全的记忆把跨时间的现象联系起来观察和分析,我们就能得到经验里的教益:货币无侥幸。

汇率评论之二十八:通货膨胀与农民

说什么 “成本型通胀”或“输入性通胀”,离开了货币和需求都是天方夜谭——横竖口袋里没钱,或有钱也死不购物,那是任什么价也是涨不起来的。

汇率评论之二十七:扩大进口 抑制通胀

物价上冲时段的商品供应量不是不变的,而是可变的。变多了有助于抑通胀,变少了就是火上浇油。所以,在抑通胀的各项措施中,要特别注意刺激商品的供应量,决不能压制商品的供应。

汇率评论之二十六:从海外代购到境外直购

民间自发的海外代购行为,有教育意义。我认为首屈一指的,是海外代购表明普通的市场中人也认识到人民币升值具有多方面的含义。那流行的“人民币升值恐惧症”看到的是升值增加中国出口产业成本这一面,却忽略了升值还有增加中国人购买力的另外一面。

汇率评论之二十五:民间的金本位

民间金本位的顽强存在,表明法定不可兑现的货币制度最后还是有一道约束。它的积极含义,是货币当局维系币值稳定的政策取向,总会在民间得到最大多数普通人的衷心拥护。

汇率之二十四:黄金管得住超发货币的冲动吗

经典金本位那样尽如人意,为什么坚持不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布雷顿森林体系费了那么大的力气达成协议——据说是第一个靠协议运行的货币体系——为什么仅仅二十多年后就漏洞百出,最后以美国食言、金本位崩溃而告结束?

汇率评论之二十三:央行与商业银行的关系

如果央行在对付金融恐慌方面表现得无所不能,以至于金融机构的道德风险超过了一定的阈值,那么拯救金融市场终究要以滥发票子——未来的货币不稳定——为代价。

汇率评论之二十二:加息的不同含义

仅仅调控金融机构与其客户的关系还不够,正本清源,还要调节金融机构与央行的关系,特别是根除当下央行在开放条件下被动超发货币的机制。

汇率评论之二十一:货币老虎越养越大

是货币总要拿出来购物,养老虎总要喂它吃肉。既然人们对货币之虎冲入市场并抬升物价有很大的意见,那么在左拦右截之余,不妨考虑,究竟喂多大一块肉,才足以让这只货币老虎乖乖地呆在笼子里、不跑到街上来作乱?

汇率评论之二十:制度变量影响货币与物价

不论上世纪40年代末期的恶性通胀,60年代初在严厉的物价管制下顽强地以“短缺”变现出来的通胀,还是改革后数次进入两位数的通胀——凡物价总水平持续的上涨,都可以从货币存量大幅度增加的事实中找到原因。

汇率评论十九:“货币深化”与改革的风风雨雨

交易规模扩大了,需要更多的货币是容易理解的。我们这辈人有一件事很幸运,就是亲眼目睹了中国经济从很少以货币运转,转变成要很多货币运转的历程。

汇率评论之十八:水多了加面

要避免严重的通胀,或避免某些市场、某些商品的价格冲天而起,还有别的出路吗?中国的经验说,有的。这出路不是别的,就是将原本不在市场里、不受价格机制支配的资源,拉到市场里来,任由人们买来买去,由资源转化而成的商品就需要货币来流通了。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