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与市场 产权与合约 垄断与竞争 价格与管制 货币与金融 经济学与经济学家      | 农民 土地 教育 医疗 企业家      | 书籍 联系方式 个人空间

城乡中国56:为什么宅基地流转后来居上?

农地承包留下的那条“集体制”尾巴,一时半会蜕不干净。这是农地转让拖泥带水、发展不足的一个体制原因。但另外一类农村土地——宅基地——的流转,近年以来却有后来居上之势。这是怎么发生的呢?

城乡中国55:拖延改革 永无宁日

对任何游戏规则,都赞成好办,都反对也好办,就怕一部分赞成,另外一部分绝不接受。看来要下营村采用1987年工分法来分配征地补偿的方案,就收到这令人绝望之效。

城乡中国54:农村确权要到户

确权到户,长久不变——不得按人口变动调整土地——意在减免承包土地上无尽的债务,为更大规模的要素流动、转让、重组、再利用创造条件。这是包产到户改革的继续,也是比包产到户更为深刻的改革。拿不下此役,拖泥带水的土地制度必有拖泥带水的城镇化。

城乡中国53:政产不分遗祸无穷

从今天的情况看,“政产合一、不断调地”这两条纠结在一起的小尾巴,最大的“效果”,还是对数目依然庞大的农村人口转向较高收益的行业、部门和空间位置,不断制造着体制性的摩擦。

城乡中国52:也谈“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

农村的“社会保障”,总要以更充分、更高效利用土地、劳力资源为基础。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了,再分配的基础厚实了,才谈得到实施社会保障。公平第一、打倒效率,最后只能是普遍贫穷。

城乡中国51:政社合一的长尾巴

过去政权无论到哪一级,均不直接管理民间财产。土地和其他产权为家庭私有,似乎商鞅变法后就一以贯之。家庭之上是家族,即便有族产,也是另外一个范畴里的私产。